> 文章列表 > “柳困花慵风力轻”的出处是哪里

“柳困花慵风力轻”的出处是哪里

“柳困花慵风力轻”的出处是哪里

“柳困花慵风力轻”出自宋代白玉蟾的《春词七首》。

“柳困花慵风力轻”全诗

《春词七首》

宋代 白玉蟾

柳困花慵风力轻,脱禅衣裌过清明。

唤晴唤雨鸠无准,飞去飞来燕有情。

《春词七首》白玉蟾 翻译、赏析和诗意

《春词七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柳困花慵风力轻,

脱禅衣裌过清明。

唤晴唤雨鸠无准,

飞去飞来燕有情。

译文:

垂柳困倦,花儿懒得迎风摇动,

轻微的风几乎没有力量。

禅师脱下僧袍,度过了清明节。

他们呼唤晴天,呼唤雨水,

可是鸠鸟不听使唤,

只有燕子飞来飞去,它们有着情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对天气的期待。柳树疲倦而无力地垂下,花朵也显得懒洋洋的,仿佛不想迎风摇动。风吹过来的时候很轻微,几乎没有什么力量。在清明节时,禅师脱下僧袍,度过了这个节日。人们希望能够呼唤晴天或者雨水,但是鸠鸟并不理会人们的请求,只有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它们似乎有着自己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天气的期待和对自然的畏惧。柳树和花朵疲倦而懒散的形象,以及微弱的风力,暗示着春天刚刚开始,万物还处于沉睡和苏醒之间的状态。禅师脱下僧袍过清明,展现了对传统节日的敬重和对寺庙文化的描摹。而人们呼唤晴天和雨水,却无法左右自然的变化,这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无奈。只有燕子在诗中成为情感的表达者,它们的飞翔象征着自由和活力。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情感,表达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活力的讴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诗人唤起读者对春天的感受和对自然万物的思考。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对自然的敏感洞察力,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