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魄拂雕楹”的出处是哪里
“桂魄拂雕楹”这句话,出自唐代黄滔的《明月照高楼》,简直是诗中的“网红”句子!它描绘了月光下桂树的影子轻拂雕梁的画面,美得让人心醉。这首诗不仅仅是在写景,更深层次地表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想象一下,在那个月光明亮的夜晚,楼宇静静地矗立,波光粼粼,桂影轻摇,是不是有点像现代人在星空下的emo时刻?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人总爱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呢?这其实跟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古人在自然中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然景物是他们情感的“镜子”。比如,月亮的阴晴圆缺,可以代表人的悲欢离合;桂树的清香,可以象征高洁的品质。所以说,古人的“借景抒情”,其实是他们的“朋友圈”发动态的方式!
如果你觉得这首诗只是美,那就太肤浅了!它其实在告诉我们,离别是人生的常态,就像月亮有圆有缺,桂影有拂有收。现代人面对离别,往往选择逃避或者沉溺,但古人却用诗歌来宣泄和升华。所以,下次你面对离别时,不妨学学古人,写首诗或者画幅画,让自己在艺术中找到安慰。
最后,别忘了,这首诗的“桂魄拂雕楹”不仅是画面美,更是情感美。它让我们明白,生活中的美和痛,都是值得我们去感受和表达的。所以,下次看到美景,别急着拍照,先静静感受,也许你也能写出一首属于自己的《明月照高楼》!
“桂魄拂雕楹”出自唐代黄滔的《明月照高楼》。
“桂魄拂雕楹”全诗
《明月照高楼》
唐代 黄滔
月满长空朗,楼侵碧落横。
波文流藻井,桂魄拂雕楹。
深鉴罗纨薄,寒搜户牖清。
冰铺梁燕噤,霜覆瓦松倾。
卓午收全影,斜悬转半明。
佳人当此夕,多少别离情。
《明月照高楼》黄滔 翻译、赏析和诗意
明月照高楼,朝代:唐代,作者:黄滔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高楼,楼宇倾斜碧空。波光闪动流动于藻底,桂树的阴影拂过雕梁。深深的井水里映照着娇嫩的罗纨,冰寒的风吹过户牖清凉。冰冷的燕子停在梁上静静无声,霜覆盖了瓦片,松树倾斜。午时的影子收集在一起,月光斜悬转换为半明。佳人在这个夜晚,有多少离别的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明如白昼的夜晚景色,借助楼宇、月光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情感的思索和感慨。诗的形象描写十分生动,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景色和情感的敏锐观察和感受。整首诗意象深远,表达了人们在离别时所产生的情感和思考。